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宝鸡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对市十三届政协一次会议第231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2-10-08 15:35:29

宝市应急函〔2022〕68号

王晓妮委员:

感谢您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提案》(第231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宝鸡市应急管理局于2019年1月25日挂牌成立。组建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厅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职能,面对新挑战,用应急人的“辛苦指数”换取了全市人民的“安全指数”和“幸福指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连续14年未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保障能力和风险灾害应对能力不断提升。

一、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所做的主要工作

组建以来,我局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积极整合应急资源和信息共享,努力构建全市应急救援联动机制,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中国应急管理报》、新华社以《陕西省宝鸡市打造“123”应急管理新模式》《陕西宝鸡筑牢重大安全风险根基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等为题对宝鸡市工作经验进行了专题报道,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了高点起步、稳步推进。

(一)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一是应急管理体制逐步理顺。自2019年成立以来,逐步细化完善5个协调指挥机构和16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职能职责,明晰权责,厘清责任,健全机制,促进职能“整合”向“融合”提升转变,形成了“大应急”工作格局。二是应急管理联动机制初步构建。在隐患排查、监测预警、资源调配、应急联动、应急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发挥应急管理统筹职能,整合部门专业优势,初步形成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联动机制。三是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更加完善。依据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并出台了《宝鸡市应急管理局全面推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办法》《宝鸡市应急管理局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办法》《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精准执法实施办法》《宝鸡市一般安全生产事故提级调查处理办法》《宝鸡市一般安全生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与办法,提高了应急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2021年,完成应急管理综合执法队伍改革,全市12个县区全部挂牌成立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实现了县区应急管理执法队伍从无到有的新突破。

(二)应急预案体系持续优化

持续开展应急预案优化工作,推动应急预案管理责任落实,完善应急预案体系。2022年初,修订印发了《宝鸡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宝鸡市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以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委员会名义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通知》,在市级层面规划建立专项应急预案46部(其中,自然灾害类8部、事故灾难类20部、公共卫生事件8部、社会安全事件10部)、部门应急预案98部,在市级政府层面基本形成“1+46+98”应急预案体系框架。截至目前,全市已制订修订各类应急预案1560部,应急预案质量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以应急预案牵引应急准备、指导应急救援的理念,增强了事故系统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防灾减灾体系更加完备

2019年机构改革之后,市防灾减灾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震救灾指挥部四个协调议事机构划转至应急管理局后,我们第一时间调整指挥机构、细化领导分工,优化成员单位,“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灾害分级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更加完善。

(四)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全面加强

围绕建设“政府指挥、应急架构、力量协同”的扁平化指挥机构的目标,制定印发《宝鸡市应对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市级现场指挥部工作方案》,提升政府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和救援力量联勤联战水平,全市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全面加强。依托“社会应急力量救援协调系统”平台,按照就近调用、有序参与、对口协调的要求,制定《全市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重特大事故灾害抢险救援行动现场协调机制和工作制度》,优化社会救援力量指挥调度、信息共享、资源统筹机制和流程,提升社会力量参与救援的管理水平。围绕职能定位和“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需求,2021年,对全市120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摸底,聘请专家考察调研,授牌成立了第一批10支市级社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有效满足了全市主要灾种和重点行业领域突发事件的应对需要,全面提升全市社会专业救援力量,打造了“政府主导、统一协调、社会参与”的宝鸡应急救援模式。

(五)信息化建设提级加速

抢抓宝鸡列入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雁阵行动”省级样板市的机遇,制定《宝鸡市实施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雁阵行动”工作方案》,强力推进市应急指挥大厅建设,部署视频调度、语音调度、视频会议等硬件系统,接入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政务值班综合应用系统,危化品、尾矿库监测预警和防汛视频会商系统,对全市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源)、烟花爆竹、煤矿、非煤矿山、地质灾害点、防汛风险点、救援物资、应急救援队伍等数据信息进行可视化汇集,接通市“雪亮工程”2000路监控视频库,接入全市3家煤矿72路监控视频,实现了煤矿视频实时监控。宝鸡市被省厅列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雁阵行动”省级样板市。

(六)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2020年7月,组建成立我市第一个应急管理专家库,制定印发了《宝鸡市应急管理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聘任10大行业19个领域126名专家进入市级应急管理专家库,为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有力的智力支撑。全面加快推进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按照“应备尽备”的原则,推进13个区(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指导各区县承担物资储备任务的部门、单位足额储备应急物资和装备。不断拓展社会化物资储备渠道,同15家大型超市、运输公司、劳务公司签订了《应急救灾物资供应协议》《应急救灾物资运输协议》《应急救灾物资装卸搬运协议》,极大提升了应急救灾物资储运管理能力与水平。

(七)宣传教育更加深入广泛

先后在宝鸡电视台黄金时段开设了《宝鸡应急》栏目,《宝鸡日报》创办了《应急管理专刊》,在宝鸡人民广播电台开通《应急之声》,并依托政府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对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广泛宣传。积极与西部网、凤凰网、各界导报等10余家新媒体平台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打造立体式应急新闻宣传阵地,提升人民群众安全生产意识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每年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系列活动,采取专家巡回宣讲、广场集中咨询等形式,宣传安全理念,救灾常识。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三大主业,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重点是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责任体系

一是进一步优化权清责明的统筹协调机制。在初步厘清“统”与“分”、“防”与“救”的职责关系的基础上,总结工作经验,加强体系研究,进一步深化细化制度措施,把5个协调指挥机构能职能权责进行再细化再完善,厘清责任,理顺机制,推动部门职能大融合,全面提升机构履职能力和水平,提升“大应急”工作成效。二是构建严格规范的责任落实机制。以责任制为抓手,推进市、县(区)、镇(街)三级党委政府落实“三个责任清单”和“一岗双责”;夯实行业监管责任,修订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分工,推动职责交叉、联系紧密的有关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三是全面发挥明查暗访的监督机制。要聚焦中央、省委、市委的重点工作,围绕重大项目、重点领域、重要节点和重大任务,建立常态化督查暗访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深入实地开展明查暗访,了解基层实情,倾听群众呼声,不断提高各项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来,奔着问题去,抓实问题,开实药方,查实隐患,提实举措。

(二)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一是全面完善统一高效救援指挥体系。以5大指挥机构为基础,研究制定我市森火灾扑救、地质灾害、防汛抗旱、地震和安全生产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方案。推动《宝鸡市应对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事故市级现场指挥部工作方案》扎实落实,规范突发事件现场处置,确保指挥机构运行流畅、统一高效。要做好全省救援队伍调度系统的学习使用和救援队伍录入工作,提高响应效率。二是持续健全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督促指导市级相关单位10月底前完成98部部门预案修订;督促指导13个县区12月底前完成专项、部门的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三是建立适应“全灾种、大应急”的救援力量体系。强化救灾应急专业队伍建设,继续完善以消防救援队伍为骨干,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社会应急救援队伍为辅助力量,专家智库为决策支撑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力量体系。继续推进市级社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组建,进一步完善市级社会专业救援队伍和愿者救援队伍常态化管理调用机制,提升救援能力水平。四是加快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制定印发《宝鸡市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若干措施》,全面加速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进程,到2023年,基本健全全市99个镇、17个街道和1165个村、191个社区网格化应急管理体系。实现镇(街道)“六有”(有机构、有队伍、有预案、有物资、有场所、有平台),村(社区)“三有”(有网格员队伍、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全面实现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监测预警、信息报送、会商研判、应急处置”等实时联动指挥调度功能。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共治体系

一是进一步拓展社会共治宽度。积极申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深入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编制出台《宝鸡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完成15个市级、10个省级和3个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任务,使我市中省市综合示范社区数量达到280个以上,全面提升城乡社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常态化指导园区、社区、学校、医院等基层单位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二是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教育力度。充分发挥各类媒介载体作用,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深入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月”、“全国防灾减灾日”、“119”消防宣传月等活动,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宣传,大力推动应急救援科普“七进”,在全社会普及安全生产和防灾避灾知识,推广自救互救技能,不断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筑牢应急管理全民防线。三是进一步强化中介机构专业指导深度。建立由行业协会、安全评估机构、技术咨询机构、保险机构等共同参与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支持其开展风险评估、隐患监测治理、管理咨询、应急检测检验、教育培训等活动,支持创办专业化应急管理服务企业。




宝鸡市应急管理局

2022年9月23日



(联系人:索宏斌       电话:0917-3260514)